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笔试侧重考查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,题目多围绕教学原则、系统构成、过程特征等核心概念展开。以下精选5道典型题目,结合命题逻辑与解题要点详细说明,帮助考生把握考核重点。
题目1:身体练习在贯彻渐进性原则时,需遵循的核心规律是?
选项:A.认识事物的规律;B.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;C.动作机能形成规律;D.学习规律
答案:B
解析:渐进性原则的落实需兼顾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。其中,特殊规律的核心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动态变化——从逐步激活到稳定保持,再到疲劳下降的过程。这一规律直接影响练习强度、密度的安排,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。
题目2:体育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?
选项:A.体育教师、学生、教学方法;B.体育教师、学生、教材;C.体育教师、学生、教学内容;D.体育教师、学生、教学手段
答案:B
解析:教学系统的构成需明确主体、客体与载体。教师作为教学主导,学生是学习主体,而教材是知识传递的核心载体。教学方法、内容、手段均属于教材的具体呈现形式,因此基本要素为教师、学生、教材三者。
题目3: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本质必然联系是?
选项:A.教学内容;B.教学条件;C.教学规律;D.教学手段
答案:C
解析: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内在的、稳定的关联,如“动作技能形成需经过泛化-分化-自动化阶段”等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。教学内容、条件、手段均为可调整的外部因素,而非本质联系。
题目4:下列不属于体育教学过程特征的是?
选项:A.身体直接参与;B.身体承受负荷;C.步骤先难后易;D.智力体力结合
答案:C
解析:体育教学的核心特征包括:①学生需通过身体实践掌握技能(身体直接参与);②运动过程必然伴随生理负荷(身体承受负荷);③技能学习需同时调动思维与动作(智力体力结合)。而教学步骤应遵循“由易到难、由简到繁”的规律,因此“先难后易”不符合教学特征。
题目5: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最适宜采用?
选项:A.随机分组;B.水平分组;C.异质分组;D.学生自愿分组
答案:C
解析: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通过成员互补提升整体效能。异质分组将不同性别、性格、能力的学生混合编排(如运动能力强与弱、内向与外向),可促进组内互助与多元思维碰撞,比随机分组更具针对性,比水平分组(能力相近)更利于能力提升。
高中体育笔试更侧重运动项目的技术原理与实践应用,题目常围绕篮球、排球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专项的关键技术展开。以下通过5道典型题目,解析技术要点与易错点,助力考生精准掌握专项知识。
题目1:篮球跨步急停接球后,中枢脚的判定依据是?
选项:A.前脚;B.后脚;C.先落地的脚;D.任一脚
答案:C
解析:篮球移动中接球时,首先触地的脚即为中枢脚。若跨步急停时两脚先后落地,先落地的脚需保持稳定(可旋转但不可离地),后落地的脚可自由移动;若双脚同时落地,则任一脚均可作为中枢脚。
题目2:排球技术中,主要移动步法包括?
选项:A.并步、滑步、交叉步、跨步、跑步;B.并步、交叉步、前进步、攻击步、跳步;C.滑步、交叉步、跨步、跑步、前进步;D.滑步、交叉步、攻击步、跳步、绕前步
答案:A
解析:排球移动需根据来球方向快速调整位置,常用步法包括:①并步(小范围横向移动);②滑步(连续横向移动);③交叉步(大范围横向或斜向移动);④跨步(向前/侧前方移动);⑤跑步(远距离移动)。其他选项中的“前进步”“攻击步”“绕前步”属于特定战术动作,非基础移动步法。
题目3:足球脚背正面踢定位球应采用的助跑方式是?
选项:A.直线助跑;B.斜线助跑;C.弧线助跑;D.正面直线助跑
答案:D
解析:脚背正面踢球需击球力量与准确性,要求助跑方向与出球方向一致(正面直线)。直线助跑(A)表述不严谨,因“正面直线”更明确强调助跑与出球方向的一致性;斜线助跑常用于脚背内侧踢球,弧线助跑多见于香蕉球技术。
题目4:乒乓球发球触网后落至台外成死球,应如何判罚?
选项:A.重发球;B.对方得分;C.合法发球;D.得分
答案:B
解析:乒乓球发球规则中,若球触网后落在对方球台或球台上方圆柱体内(可被对方合法击球),判重发球;若触网后未落在对方球台(成死球),则视为发球失误,判对方得分。需注意区分“触网后有效”与“触网后无效”的两种情况。
题目5:正手发高远球的正确操作顺序是?
选项:A.先挥拍,后放球;B.先放球,后挥拍;C.放球、挥拍同时进行;D.先发力,后挥拍
答案:B
解析:发高远球需利用手臂摆动与身体协调发力。正确流程为:左手持球自然下垂,右手持拍后引;左手释放球使其下落时,右手由后向前上方挥动(上臂带动前臂),在球下落至右肩前下方时击球。若先挥拍再放球,会导致击球时机错位,无法形成有效高远球。
通过上述题型解析可见,初高中体育笔试的考核重点各有侧重:初中注重教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,需重点掌握教学原则、系统构成、过程特征等核心概念;高中聚焦运动项目的技术细节,需精准记忆各专项的动作要领与规则判罚。
建议考生采取“分阶突破”策略:阶段梳理教材,建立“教学理论+运动技术”的知识框架;第二阶段结合真题练习,总结命题规律(如初中常考“教学规律”“分组方法”,高中常考“中枢脚判定”“发球规则”);第三阶段针对易错点强化训练,通过错题本记录薄弱环节,反复巩固直至熟练掌握。
此外,需特别注意题干中的“否定词”(如“不正确的是”)和“限定词”(如“主要”“核心”),避免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。通过系统备考与针对性训练,定能有效提升体育笔试的应试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