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吸纳更多优秀教育人才,襄阳教育系统近期推出大规模教师招聘计划。本次招聘覆盖全市中小学(含幼儿园),其中公办学校带编岗位1262个(市直学校占136个),优质民办学校岗位500个,同步提供1500个教学实习机会。无论是寻求稳定编制的教育者,还是希望在民办教育领域施展拳脚的同仁,均能在此找到适配的职业方向。
作为拥有2800余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襄阳的魅力渗透在每一寸土地中。这里是楚文化、汉水文化、三国文化的交汇地,东汉光武帝刘秀、蜀汉丞相诸葛亮、唐代诗人孟浩然等历史名人皆在此留下足迹。金庸曾盛赞襄阳"外揽山水之秀、内得人文之胜",顾祖禹在《读史方舆纪要》中更称"以天下言之,则重在襄阳"。如今的襄阳,不仅保留着厚重的文化底蕴,更以"中部深圳"的姿态快速发展——2019年GDP达4812.8亿元,稳居中西部前列,交通网络四通八达,郑万、西武等高铁线路串联全国,航空、公路运输体系完善,为生活与工作提供极大便利。
襄阳始终将教育视为"国之大计",举全市之力打造区域性教育中心。近年来,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持续升级,教师专业化成长环境不断优化,"四有好老师"群体不断壮大,"襄派教育家"品牌享誉全国。教育质量更是稳居全省梯队:2011至2019年间,高考成绩连续九年位列湖北省榜首,年均超1万名学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,总突破90%,重点率达33.2%。从襄阳走出的两院院士、大学校长、科研精英等杰出人才不胜枚举,如华大基因武汉"火眼实验室"负责人朱师达(2005年襄阳四中湖北省高考理科名),正是襄阳教育成果的典型代表。
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,襄阳正以更强劲的势头恢复发展。全市连续多日"零确诊",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秩序有序回升,"春回大地"的生机与"福满人间"的温暖交织。教育系统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,正通过此次大规模招聘注入新鲜血液,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本次招聘以襄阳四中、襄阳五中等"中国百强中学"为代表,覆盖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。为体现对特殊贡献群体的关怀,"抗疫"一线医务人员子女、获县级以上表彰的抗疫工作者(公安干警、解放军/武警官兵、新闻工作者、社区工作人员)子女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及符合条件的社区优秀工作人员,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录取或安排教育实习。
所有入职教师将按政策落实生活与工作待遇,其中公办教师待遇明确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。除基础保障外,襄阳教育系统为教师提供多元成长路径:从"青蓝工程"师徒结对到"襄派教育家"培养计划,从教学技能竞赛到教育科研项目参与,教师可在专业领域持续精进。对于实习岗位,系统将配备导师指导,帮助实习生快速适应教学节奏,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。
教育是点燃希望的事业,更是成就未来的舞台。襄阳教育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,更是"立德树人"的践行者、"为国铸魂"的担当者。这里有历史的厚重托底,有现实的发展机遇,更有对教育人才的真诚期待。无论是初入教坛的青年才俊,还是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,加入襄阳教育行列,意味着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教育发展的宏大叙事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教育篇章。
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,教育的蓝图等待描绘。我们诚挚邀请不甘平庸、乐于奉献、甘为人梯的您,与襄阳教育人携手,用热血与智慧浇灌祖国的未来,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,成长为真正的"未来教育家"!